给孩子说“不”的权利 学大教你和叛逆期的孩子对话
拒绝沟通一直是家长面对孩子的痛楚,很多时候沟通问题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,其实,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、冲动的,同时也是敏感、脆弱的。这个时候,家长只有了解清楚了孩子的心理需求,才能顺畅沟通。北京学大教育说家长要给孩子说“不”的权利。
孩子青春期和父母的话变少,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这代表着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。在这个阶段,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。可能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习惯了“说一不二”,到了青春期,就会发现这样的方式不再行得通。这就是因为你侵犯了孩子的平等原则,而孩子只有在确定有说“不“的权力时,才会考虑你说的话。
所以,建议家长们调整沟通方式,平时把要求命令的口气改为商量的口气,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平等对待,当家里有需要商讨的事情,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。学大教育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这种平等关系,才容易敞开心扉。

青春期的孩子,还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,那就是自尊心很强,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。很多初中的学生,往往会因为某学科的老师对自己特别关注,而认真学习这门学科。反之,如果他不喜欢某个老师,那他教的学科也不会好好学。
这就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把握好力度。首先,永远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,去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,欣赏和鼓励更能让他们充满自信,把事情做好。其次,在指正孩子的错误时,话说到了,不一定非让孩子口头承认错误。因为这个年龄,在自尊心地作祟下,想让孩子坦白承认错误是很难的。
硬逼着孩子认错,他反而会顶撞回来,最后吵得不可开交,事态发展可能早就超出了认错本身。所以父母们切记,不要轻易刺激孩子的自尊心,平时少唠叨、多观察,在关键时刻指出关键问题,孩子才更能听得进去。
作为父母,必须尊重孩子已经成长到新的阶段,及时作出改变来适应新的变化。北京学大教育认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,是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的必经阶段,只是他们的各方面仍然还不完善、不成熟,无法真正的独立,才会衍生出各种问题。经过了成长的洗礼,孩子终能成材。





